行业新闻

pg电子模拟器摩崖石刻为何屡被“毁容”?

2024-05-03 19:35: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模拟器11月13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引发广泛关注。11月15日,南江县文保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系村民“还愿”所致。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多地非封闭摩崖石刻遭到当地村民“重妆”“修补”破坏,其背后折射出许多问题:不少非景区或封闭文保单位日常疏于管理维护,地方保护资金有限,当地人保护意识不强......

  在南江县摩崖造像被涂色事件发生后,上游新闻(报料邮箱)记者通过浏览网络发现,民间自发为摩崖石刻或雕像“重妆”“修补”这一行为由来已久,2018年8月,央视新闻曾对“四川多处摩崖造像被妆彩重塑、人为破坏”进行过专题报道。

  据中新网2018年8月16日援引此前媒体报道称:“这些石刻造像多属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称是民众自发所为。”该报道称,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川省文物局立即派专人前往涉事地点对摩崖石刻类文物开展了全面的实地勘察。

  据介绍,经四川省文物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确认,涉事地区现有石刻造像类遗址13处,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妆彩重塑”,当时地方文物部门进行了及时制止;2006年至2013年间,这批石刻造像大部分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间地方文物部门切实履行了监管责任,规范民间宗教活动,未发现“妆彩重塑”现象。

  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共有摩崖造像770尊,主要开凿于中晚唐。于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核实,该处造像妆彩重塑为1986年由当地群众自发捐资进行。

  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共有摩崖造像1293尊、唐碑4通、碑刻经文1卷,集中开凿于盛唐至中唐时期。于1985年被公布为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核实,1993年由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对该造像进行妆彩重塑,县文管所及时制止。除老君龛主像被补修妆彩之外,其余文物造像均未妆彩重塑。

  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共有摩崖造像345尊,碑刻题记13处,主要开凿于晚唐五代时期。该处造像于1985年公布为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核实,该处造像的妆彩重塑于1985年由当地群众自发捐资进行。当时县文管所了解到情况后,及时进行了制止。除观无量寿经变、十六罗汉、三身佛、千手观音等几龛被妆彩重塑外,其余造像均未妆彩重塑。

  网上所称“封门寺摩崖造像”实名应为峰门寺摩崖造像,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开凿于南宋,现存摩崖造像3龛23尊。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6月,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在峰门寺修建保护房30余平方米并聘请当地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当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时,主尊造像已被重绘,工作人员随即对其余造像重绘进行制止,并对群众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安排当地群众对峰门寺进行看护。除主尊造像外,其余造像均保持原状。

  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始建于隋,共有造像33龛1000余尊,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群众自发捐资修建简易保护用房对造像进行保护,1992年又由当地群众捐资对主造像进行贴金修饰,县文管所联合当地政府及时制止。睏佛寺摩崖造像除主尊造像以外,其余造像未妆彩、重绘、贴金。

  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始建于宋代,为文物点。该文物点破坏严重,造像基本损毁。1986年由当地居民自筹资金聘请工匠对该文物点进行妆彩重塑。目前由于山体出现危岩有滑坡危险,雁江区文管所联合当地政府对该处文物点采取打围、设置警示标识等措施,禁止游人参观。

  开凿于宋代,位于广安市经开区,造像共2龛。1983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当地群众自募资金对造像的残缺部位进行了修补,并涂上红、蓝、青三色油漆,同时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广安县文物管理所发现后,立即将情况上报,县人大、文化局、公安局等部门赶赴现场查处,并落实了一名文保员进行日常看护管理。2015年当地信众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自建佛像部分进行重绘,文物保护单位(水月观音等两龛)未重绘。

  位于内江市资中县,建于宋代。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摩崖造像部分龛内造像头部损毁,第三龛“拈花微笑佛”保存较完整。1998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对罗汉洞内“拈花微笑佛”进行妆彩重绘,当时县文管所立即将情况上报,镇政府和文管所赶赴现场,对妆彩进行制止。

  据呼和浩特晚报2014年报道,12月25日一位读者向记者介绍了大青山红山沟内的摩崖石刻浮雕佛像被“过当保护”,表面涂了一层白漆的事情。

  该媒体引用读者爆料称:“呼市北,新城区大青山红山口沟入沟四五公里处的‘召湾’,高耸在正北山的摩崖上,两尊佛像:其一为佛祖造像,高3.5米,佛祖造像结跏跌坐于莲花台上,体型丰满,垂目俯视,神态庄严,前胸半坦,身披袈裟,双手擎于胸前,作说法式,面部稍有破损,在山崖与树林之间显现着安静、自然、亲和的神韵。其二为菩萨造像,高8.5米,位于佛祖像左侧靠下,立于莲台上,脸型圆润,头戴花冠,身披缨络彩带,双腿微弯曲,面向右侧佛祖,作微笑状,神态极为生动,惜眉鼻稍有破损。两尊佛像为线刻高浮雕技法,质朴深厚,形象逼真,粗犷而不失灵气,堪称传神之作,整体保存完好,清晰可见原貌。但遗憾的是,不知何人用白油漆描了,失去了原貌神韵。”

  据悉,当年11月该读者来到红山沟,发现原本非常形象生动的两座浮雕不知道被什么人用白油漆在石刻的缝隙里描了一遍,把原本非常有气势的两座石刻造像变得庸俗不堪,好像仿造的现代工艺品。此外,因为描画的人可能不太专业,有许多地方没有描到,另外又有许多地方没有描好,原有的许多造型都变了形。

  根据读者爆料,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张文平表示,按照记者反映的情况,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保护文物过当的事件。

  该报道称,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原有正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现仅存地基遗址。寺周崖壁尚存佛造像75尊,宋、明、清、民国时期碑刻13方,寺址石壁上遗存部分题刻、石刻佛像等,寺内有甘露泉pg电子模拟器、长生泉两处名泉。

  崖壁上,摩崖石刻佛造像大都残缺不全,而且统一覆盖着一层金黄色、红色的漆类颜料。“一般情况下,佛像是不带颜色的。这些石刻从两晋时期就有了,即使佛像是有颜色的,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也看不清上面的颜色了。”一位任姓负责人说,如今佛像身上的黄色物质是市民或者游客所为,至少已经有十年时间了。

  另据北京青年报2021年报道,北京延庆张山营镇张山营村北一处摩崖石刻被人涂抹上金色涂料。

  据一位文保爱好者黄先生爆料,3月5日,他前往延庆张山营镇张山营村北的石刻处拍照时,被眼前的石刻晃了眼:这块大石头上的三个石刻都被人喷涂上了金色的涂料,佛像虽然显得金光灿灿,但让人看起来觉得有些不适应。另一名文保爱好者李先生说,他之前和朋友前往事发地拍过照片,当时看起来就是正常的野外文物状态,没有金色涂料。事发时间应该为2月4日至3月5日之间。

  据了解,张山营村北的石刻被称为寺沟摩崖造像,1994年10月,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时发现这处文物。“此处有一靠山巨石,巨石南侧凿有3个上圆下方的石龛,3尊浅浮雕造像并排而坐,形制相似。头戴冠,双耳垂肩,面部表情庄重,肩部肌肉略突出,肩披袈裟式外衣……巨石通高2.6米,龛距地表0.88米,通宽2.6米,高1至1.1米。”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些石佛的造像手法同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造像风格相似,可能是南北朝时期所刻,也有可能是当地石匠参照汉代造像艺术雕刻而成pg电子模拟器。延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对于这一喷涂金色涂料的行为,警方已经展开调查。

  实际上,国内的露天摩崖石刻多次被曝遭到破坏的背后,也折射出地方文保的困境与无奈。

  据了解,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分为文物保护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级别。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全国文保,尤其是位于收费景区内的国保单位,其享受的保护措施也是最严密的。这里面还有部分重点文物出于保护的需要进行封闭,不对公众开放。

  但是次一级的文保单位,则未必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效果。一些位于大城市的省保、市保还能够享受“独门独院”的待遇,或者有人和摄像头严密守护,但对于一些乡村和野外的文保单位则未必。此前,四川安岳峰门寺的“拈花微笑”大佛被信众“毁灭式”修复,引发网友一边倒的批评。但现实情况是pg电子模拟器,作为“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石刻”、被誉为巴蜀“石刻之乡”的安岳,仅国保级石窟就多达7处(孔雀洞、圆觉洞、千佛寨、卧佛院、茗山寺、毗卢洞、华严洞),其他省保、市保级石窟和造像不计其数,并散落在县城周边村庄和野外,几乎都是未经开发的景点,要一一保护,对于这座小县城来说并不太容易。

  记者曾走访位于安岳县城一隅的菩萨湾摩崖造像,该处省保位于一小区旁边的小山上,周边是菜地,系在一方巨石四面雕出千手观音龛、西方极乐龛、妇人侍女龛等多个小窟,有着明显的唐代风格。记者到达的时候发现无人看守,旁边有一处庙宇,附近的菜农说守庙人并不是每天都在,经常会出去。

  一些国保单位也同样如此,记者走访安岳鸳大镇白羊山上的玄妙观发现,该处国保虽然平时不对外开放,核心区域也在封闭的室内,但门口的太上老君龛已被涂装得“喜气洋洋”,中间的老君造像与两侧的仙人造像“画风”明显不一致。

  据当地村民介绍,老君龛也是被信众重新涂装上色,并非原貌。负责看守玄妙观的文管员向记者表示,县里拨下来的保护资金有限,自己一个月才几百块钱补贴,平时在家务农,农闲时上山查看。他还带记者进入院内的“监控室”,打开监控一片黑暗:“看嘛,摄像头坏了都没得钱修。”

  雇村民“守庙”,成了地方在资金投放有限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但微薄的补贴,让村民只能以务农作为主要的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保工作中,村民们也越来越不想接这个“活”。今年9月,记者走访甘肃泾川罗汉洞石窟(县保)时,文管员称一年仅有一千多块钱的补贴费用,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大城市工作,等他们有了小孩,就不干了,“到大城市带孙子去”。据当地人介绍,罗汉洞石窟原本有宋代和明代的彩塑,因为以前无人看守,被盗窃和破坏一空,仅留下大殿四根立柱上的天王浮雕,只能评上县保。

  15日凌晨,“南江文旅”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的情况通报》,称“经初步调查,2023年11月6日,四川省阆中市居民李某华委托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民王某国(李某华之母)请高塔镇射洪寨村民岳某邦对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涂色‘穿衣还愿’。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私自涂色会对摩崖造像造成哪些伤害?珍贵的造像能否恢复原貌?该如何加强对相关文物的保护?15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全国知名石质文物修复专家文女士(化名)和南江县文物保护中心、巴中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

  文女士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多年,曾主持过国内多项大型文物维修工程。对于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村民涂色一事,文女士首先表示,被涂色的造像要完全恢复原貌是非常困难的,“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点损伤。因为那些石头都是砂岩石,颜料涂上去之后,就会渗入石头的孔隙里面,是很难清理出来的。如果刮掉一层,又可能损伤石头本身。现在只能最大限度地对造像进行清理,减少(颜料)对造像的影响,肯定会有一些损伤。”

  如何具体对涂料进行清理?文女士介绍,“首先要做实验,不同的油漆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清理。然后是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清理,要做很多的事情,才能对症下药。”文女士还表示,以前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后来通过各种手段恢复了大部分,要想完全恢复还是不可能。”

  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巴中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被涂抹后,不仅会对文物材质有一定影响,而且会丢失一部分文物的历史信息。什么是“丢失历史信息”?文女士解释,“造像原来表面可能有彩绘层、颜料层,现在又被人在上面进行了涂抹,接下来在清理的过程中,可能对原来的历史颜料层有一些损伤,导致文物的历史信息出现丢失。”

  据媒体报道,除了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村民涂色,类似情况还发生过不少次——2018年8月,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封门寺石窟佛像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事件被网友曝光,引发热议。经四川省文物局核查,发现当地有13处文物点确实存在佛像被“妆彩重塑、不当维修”的情况。此外,在四川广安、资阳、内江等地也存在类似情况。比如位于广安市经开区的金凤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宋代,1994年当地群众自募资金对造像的残缺部位进行了修补,并涂上红、蓝、青三色油漆。对于加强文物保护一事,文女士表示,“应该大力加强宣传,让大家知道如何来保护文物。其实这个老人(涂色)也是出于好心,但她对文物应该如何进行保护、保存不太清楚,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宣传,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文女士还表示,“管理单位要加强管理,加强防护,该装护栏的装护栏、该上监控的上监控,技防加人防,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随后,记者联系上南江县文物保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据介绍,当地正在邀请专家制订保护方案,“除了争取恢复被涂色的造像,另外我们也会加强巡查,要求各个辖区内的政府部门加强主体责任。”巴中市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肯定会加强保护工作的,而且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个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据媒体报道,本次被村民涂色的“石飞河摩崖造像”位于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五社,“那个地方在大山里面,离乡镇很远,连公路都没有。等我们赶到的时候,摩崖造像已经被涂了。老人家也是好心办坏事,说想给菩萨穿衣积功德。我们肯定是工作不到位,但也和老人家这方面的意识淡薄有关系。”该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会加强正面的宣传,进行正确的引导。

  此外,记者还通过电话联系到四川省文物局。文保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处长不在,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