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八闽pg电子试玩平台文物·巧夺天工 南朝、北宋寿山石雕

2024-08-29 21:49:0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试玩平台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山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两件,呈伏卧状,长方形,由寿山老岭石经过简练的线条雕刻而成,形态粗犷。同年,在福州仓山乐群路速成中学(现福州高级中学)工地又发现一座南朝古墓,发现石猪两件,作正面匍匐状,双眼前视,四足前伸,翘嘴竖耳,雕工粗糙。但相比之前桃花山出土的石猪,形态更为逼真,石质亦为寿山老岭石。

  这4件寿山石雕猪,是迄今为止所出土的最古老的寿山石雕文物,对于寿山石雕起源的推进和印证有着重大的意义。

  老岭石又名“柳岭石”,产于寿山乡北端柳岭深山中。以雕刻用料的要求来衡量,老岭石属于粗质石料,材巨,质地坚脆,含砂,不透明。有青绿色、淡黄色、黄色、灰色、灰黑色等。其质地较好者可分为老岭青、老岭黄、虎嘴老岭石等。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峰山区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雕刻艺人的特殊技艺制作出的工艺品。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和圆雕等。寿山石雕的起源亦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

  此寿山石雕虎,寿山老岭石材质,青黄色,虎呈卧式,大口紧闭,头右侧双目圆睁,两前爪盘迭,虎身数道双线纹装饰虎毛,尾巴右向前弯曲贴于右后爪边。雕刻技法简练,形象生动,栩栩如生。1974年福州北郊胭脂山宋墓出土。

  这件寿山石雕虎,造型和细部刻画都很到位、传神,是宋代寿山石雕动物的典型代表。

  宋代的寿山石雕,相较于之前南朝墓出土的寿山石俑,不仅具有数量多、品类丰富的特点,而且造型各异,生动多姿。同时,雕工更为精细,形象更为传神,风格也更为突出。由此可见pg电子试玩平台,在宋代,寿山石雕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1974年福州市北郊胭脂山宋墓出土。这两件舞俑是该墓中出土的三件舞俑中品相比较完整的两件,其造型质朴,雕刻技法简洁、生动。其中一件为寿山老岭石雕刻而成pg电子试玩平台,呈红黄相间颜色,面部表情严肃,头戴方形帻巾,着圆领广袖长袍,右臂上举贴于头右侧,左臂置于腰带之上。着尖头鞋,脚底钻有一小孔。另一件为黄色寿山老岭石雕刻,方脸,高鼻,双眼下垂,双唇略有上翘,似在微笑,面部表情温和,戴冠,着圆领广袖长袍,右臂横弯腹前置于腰带之上,左臂上举,着鞋,底部钻有二小孔。

  这两件舞俑是宋代石雕艺术风貌和发展水平的代表,对于研究宋代当地丧葬习俗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提供了参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pg电子试玩平台。

  寿山石雕起源于南朝,但寿山石雕的真正兴起则起于唐宋。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院,僧人把寿山石用来雕琢成佛像、香炉、念珠等佛教用具,寿山石雕随之得以进一步发展。到了宋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雕刻艺术的发展亦随之繁荣。据南宋涥熙年间梁克家编纂的《三山志》记载,宋时福州已大量开采寿山石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成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石俑作为殉葬品的礼仪亦在这一时期风靡。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闽公网安备 号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闽ICP备13006805号

  版权所有: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Copyright©1998-2024主办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搜索